打造博物馆之城、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六大博物馆工程建设!

3月2日,北京市政协举行“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 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议政会情况通报会,明确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国家自然博物馆等6大博物馆的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大运河博物馆2022年底将基本完工,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预计2023年将投入使用,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改建工程、北京市唐代遗迹保护工程、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国家自然博物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3月2日,北京市政协举行“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议政会情况通报会。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推进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馆等6处博物馆的建设。

2021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博物馆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共有204家各类备案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达94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全市16个区都有博物馆分布,朝阳区、东城区拥有博物馆数量最多,均在35家以上,东城区每10万人平均拥有4.4家博物馆,人均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居于全市之首。

北京地区博物馆藏品总数已达1625万件套,可移动文物数量和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数量均居于全国首位,持续开放基本陈列520个,每年平均举办展览600多项,开展活动上千项,年均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强和优化顶层设计,编制印发《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加强对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发展定位、体系布局、功能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北京市还将研究制定关于《北京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若干意见》配套文件和政策,出台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资金管理办法等,为北京地区博物馆事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

此外,北京市还将优化博物馆布局,依托“两轴三带”建构博物馆之城轮廓肌理,立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特征,推动形成北京市地标性大型博物馆群落,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方面,支持、推动建设中国长城博物馆、国家自然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博物馆等一批代表性首都形象的现代化博物馆。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市发改委将积极发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作用,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加大博物馆建设支持力度。

目前正在建设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大运河博物馆)已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将基本完工;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23年将投入使用。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改建工程、北京市唐代遗迹保护工程、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国家自然博物馆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这些博物馆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北京市博物馆布局,推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政协将联合市委统战部围绕“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主题召开议政会。市政协教文卫体委牵头组织了联合调研组将聚焦全市博物馆体系布局、博物馆管理体制机制、博物馆体系发展保障及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面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为建设“博物馆之城”积极建言献策。

以上就是爱监理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打造博物馆之城、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六大博物馆工程建设!”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相关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本文由搬砖工发表,不代表爱监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jianli.cn/212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搬砖工的头像搬砖工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22年3月9日 上午7:08
下一篇 2022年3月9日 上午7: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