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如何规避和化解风险?

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项目如何规避和化解风险?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建筑工程项目如何规避和化解风险?

摘要: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就项目工程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探索规避和化解项目风险、降低风险损失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处于基础建设的高峰期,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工程项目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项目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在现代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问题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工程项目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把风险损失降低到最小值,尽量避免风险损失的出现。

1.工程项目风险

1.1工程项目风险的概念
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明确目标的一次性工程建设事业。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风险,所谓的工程项目风险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周期内发生的、对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或生产运营可能产生干扰的不确定性影响,或可能导致项目受到损失或损害的事件。风险是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无疑会给工程项目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有时是灾难性的,有时是人们不希望的,可能造成项目实施的失控,最终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的失败。
1.2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
工程项目风险主要包括:(1)经济风险,这类风险通常由换汇控制、汇率变化、通货膨胀、设备材料供应脱节等引起,如本金风险、存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决策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信用风险等,是工程项目风险中常见的主要的风险。(2)技术风险,如项目组织风险和实施风险等,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可能未预计到的问题而导致的风险发生,其中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等也是导致技术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1.3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项目风险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项目风险具有复杂系统的许多特征
(1)工程项目风险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风险的多样性是指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以及种类繁杂等诸多特点,如项目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法律风险、合同风险等。这样就使工程项目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风险种类。又由于项目结构和项目实施有多层次性的特点,以至于项目风险也具有结构层次性特征。且这些项目风险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各项目风险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影响,又使项目风险表现出多层次性的特征。
(2)工程项目风险影响的全局性与相关性。工程项目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常常不只限于局部或限于某个方面,而是带有全局性的特点。即使是局部风险,也会随着项目的进程而使其造成的影响逐步扩大。如一个施工活动受到风险的干扰,就可能影响到与它相关联的其它活动,因此,工程项目风险影响带有全局性特征。而且工程项目风险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些风险通过项目建设特定的环境构成了特殊的复合风险。也就形成了工程项目风险的相关性特征。
(3)工程项目风险的必然性与规律性。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许多风险带来的损失和造成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它们的存在与发生,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因大自然的物体运动和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因此工程项目风险的产生也是客观必然的。某些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看起来甚至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可循的,但对大量工程风险事故进行仔细调查和统计分析后,就会发现这些风险表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性大多是可以预测和可以估量的。
(4)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性与可变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风险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具有客观性。工程项目的可变性是表现在风险性质的变化以及后果的变化,随着工程项目的实施,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得到处理,同时又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其次它与损失密切相关,所以从本质上讲,工程风险就是指在工程项目中所发生损失的不确定性通常工程项目都具有一次性,周期长,固定性,投资大等特点,一旦出现风险造成的损失将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对工程风险加强管理,及早防范我国的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尚处于初步认识和依靠经验积累,方法上简单操作,缺少规范,有效的科学管理程序,抵御风险能力弱
2.1缺乏规范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绝大多数承包商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投标项目投标前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对潜在的投标对象估计不足,有项目就去投标,中标率很低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估计不足,因而风险到来时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合理的调整。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风险
2.2管理机制不健全
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2.3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施工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者的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限于一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分布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等文件,没有正式的项目风险管理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注重业务量忽视施工技术的管理,更缺乏专业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一旦遭遇风险,全企业上下一团糟,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增加组织机构的运行风险。

3.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3.1风险管理意识缺失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不愿拿出风险管理费用,决策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限于一些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有些业主通过与承包商签订的附加条款,把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转移给承包商,表面上短期看来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业主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一旦风险发生,承包商也可能由于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破产,业主的目标更无法实现,损失将无法挽回。此外,一些承包商因急需找到任务,对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更谈不上进行风险分析评价,项目上马后,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使企业一撅不振。
3.2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任何一个类型或者任何一个水平的管理都需要一个健全的体制来执行,在这种体制下,需要必要的责任人员来执行,需要合理的规章制度来遵守。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却又必要的过程,它对于体制的需求因此就显得十分的迫切。然而国内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没有明确的定位,在企业和项目部的组织结构设置上未考虑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缺乏专职部门和人员来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化解、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完善
绝大多数建筑企业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缺乏对经验、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比如在投标期,对于拟投标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透彻,对潜在的投标对象估计不足,存在投标的盲目性,往往是有项目就去投标,形成了投标成本高而中标率低的反差;在施工期,表现为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控制不得力,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估计不足,造成当风险到来时,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经常凭经验临时决策处理风险,管理成效低。
3.4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
风险管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现代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国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起步均比较晚,直到80年代中期以来,风险管理理论才逐渐被引入,但也仅在一些大型土木工程项目中运用。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很多企业决策者对项目的真风险和假风险缺少识别能力,对潜伏的风险缺少前瞻性推测、判断,项目风险处理的手段单一、落后。特别是风险管理基础弱,科学的定量分析难度大,而且需要的专业化程度较高,需要花费的费用也很大,大部分仅是通过定性的分析,避免定量的分析。
3.5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
目前我国有关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有《担保法》、《保险法》和《建筑法》等等。我国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采取担保和保险两种方式,然而由于缺乏针对工程建设的具体规定,在实践中难以操作。保证担保和保险虽能有效帮助企业家转移风险、规避风险,但保险业只承办纯粹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损失的保险,转移的是意外和自然灾害风险,在国内工程保险的投保率很低。

4完善的项目风险体系的有效途径

4.1投标阶段的项目风险管理
任一施工项目的投标,对投标人来说,机会与风险总是共存的。施工项目投标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在实际工作中,投标人对投标项目缺乏风险意识或风险分析不足,盲目决策,造成企业极大经济损失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投标阶段通过仔细研究项目现场、环境和招标文件,对项目所隐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对项目投标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如果能对项目招标文件和项目现场所反映出来的项目的各种本身和外部条件中隐含的风险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其发现项目投标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作为投标人的施工企业,应当采用现场考察法、统计记录法、环境分析法等多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识别。
4.2合同签订阶段的项目风险管理
在合同签订阶段的项目风险管理合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职责。业主在工程项目中处于特殊地位,合同条件和条款一般是由业主准备,因此合同对于业主通常处于一定的偏袒作用,而对施工企业来说就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分析合同条款中列出的和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合同风险识别,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和估计,对无法接受的风险因素要严正拒绝,对重大的风险因素要据理力争,不得不接受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方案;对于次要或较弱风险的风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或根据经验灵活处理,松紧适当,有针对性的选在相应的风险对策。因此,首先,面对合同固定造价相关的风险,对于固定价格合同风险,施工企业可在合同谈判时,通过专用条款将合同价款中包括的风险范围加以明确具体,来使范围外可作价格调整的风险界面更加清楚,从而使施工企业清楚自己究竟要承担哪些无费用补偿的风险并加以防范,同时明确的风险界面可以使施工企业预防因为风险界定模糊而承担更多的得不到补偿的风险。
4.3在施工阶段项目风险管理内容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风险控制的主要阶段,因为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矛盾及相应的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应从每个阶段和环节下手,实事求是地研究风险存在的地方和出现的机会,制定应对措施,对风险进行监控,达到避免风险的发生和合理利用风险的目的,获取预期的经济效益。风险工程师经实地调查和分析,结合投标及合同谈判已辨识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与项目部的所有管理人员集中对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的辨识和筛选,并补充清单中可能未列入的风险因素,确定工程施工阶段风险因素预测表。
总之,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此,这些问题既不利于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又不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具有相当重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由监理老兵发表,不代表爱监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jianli.cn/15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监理老兵的头像监理老兵普通用户
上一篇 2016年9月17日
下一篇 2016年9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