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打造全国新基建标杆城市,郑州新基建“十四五”规划出台,总投资达6000亿!
近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郑州市要全面实施“381”专项工程,打造全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标杆城市,创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郑州将建立动态重点项目库,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其中,新基建建设投资超过3000亿元。
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加快部署新基建,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成为稳投资新引擎!
按照“适度超前”的节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投资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以5G、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新基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位专家表示,新基建需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让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作用。
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加快部署新基建,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成为稳投资新引擎!
按照“适度超前”的节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正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投资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以5G、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新基建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位专家表示,新基建需要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让社会资本充分发挥作用。
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中小城市“新基建”加速运行!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建成覆盖中小城市的云网基础设施,为中小城市产业聚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通知》主要面向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提出到2025年,实现“千城千兆”和“千城千池”建设目标,即千兆接入能力和云资源池覆盖超过1000个中小城市。
全国30个省(区、市)明确新基建“施工图”,13个省份提出2022年建设5G基站42.5万个!
截至2月10日,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基建“施工图”,其中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基建投资提速正在成为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未来四年,包括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新基建投资整体上将保持年均约17%的增速。“十四五”时期,新基建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15万亿元。
全国多地明确2022年新基建“施工图”,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8%!
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基建“施工图”,有的地方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有的则明确“加快”。其中,13个省份提出2022年5G基站建设计划,建设数量合计达42.5万个。四川、安徽、河南、陕西、甘肃等10个省份上调了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2022年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7%至8%,而全年基建投资同比有望实现4%至6%的增长。
十四五新基建投资规模将达到20万亿:新基建呼唤新型投融资体系!
“十四五”时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疫情冲击下逆势而上,成为“两新一重”投资的重点领域,全国有20多个省份出台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到2025年新基建累计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元。新基建要发挥政府资金对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发挥市场力量,拓宽资金来源、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加快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
国务院提出“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布局“新基建”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所谓超前,落脚点在“新基建”,要在补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超前部署相关基础设施或技术能力“基座”,比如“万物互联”所需要的传感器、物联网、云端存储算力等支撑要素,才能强有力托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