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启幕。本次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整体及全部场馆建筑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导规划及建筑设计,其中有不少亮点,以下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张家口赛区的精彩建筑物。
张家口赛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及其周边区域,规划占地约12.03k㎡,分为云顶滑雪公园、古杨树场馆群以及太子城冰雪小镇三个组团。
1.古杨树场馆群
古杨树场馆群是历届冬奥会中最为集中的雪上运动场馆群,空中环状步道“冰玉环”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等主要建筑连接。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冬季两项是越野滑雪和射击结合的项目。场馆设计依照顶级赛事要求,以运动员为中心,规划紧凑、独立的流线,设置充足、高配备的辅助空间,满足赛前、赛中、赛后全过程中运动员的需求。同时尽量增加观众视线可覆盖的范围。技术楼的建筑造型干净利落、朴素大方,内部分隔墙采用可移动、可拆卸的轻质隔墙系统,方便赛后功能转化。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区别于以往的国内外跳台设计,“雪如意”首次设立了位于运动员出发区上部的顶峰空间,运动员从跳台眺望,远处依稀可见明代长城遗迹,顶部“飞碟”式的实心空间中被挖开一处圆形空间,使顶峰形成了3900平米的环形场地。跳台下的体育场日后可发挥常规体育场的作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境友好工程技术,并及时对周边山体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占地106.55公顷,永久建筑面积5707平方米,临时设施面积17400平方米。主要建筑功能为越野滑雪场,包含越野滑雪赛道、竞赛管理中心、观众看台等功能。中心采用对自然环境最小干预原则,尽量减少永久建筑规模,整合赛时功能,用临时设施的方式解决奥运会赛时需求,赛后恢复自然生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野赛道整合多条赛道于一体,尽量让大多数越野赛道都暴露在观众视野当中,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在奥运越野赛道的设计上独具一格。
空中环状步道“冰玉环”
空中步道“冰玉环”,由来自瑞士前期团队提出的“奥林匹克巨环综合体”概念为起点,与周边山体结合,通过高架步道串联重点建筑。分为东西两个半环,西半环从地面架起,东半环为登山步道。冰玉环上为前院区,作为观众通道使用,地面为后院区,作为赛事运行保障工作区域使用;这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通过立体交通的方式区分前后院,集约利用土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赛后冰玉环作为大众休闲健身场地面向公众开放。
山地转播中心&技术官员酒店
技术官员酒店和山地转播中心,是古杨树组团的配套设施,分为A、B两栋。酒店顺应自然山势横向展开,各层轮廓与天然地形的等高线相契合。山地转播中心则通过底层架空和大跨结构,抬高二三层的公共空间和演播室视点,形成连续的开放视野,以“雪如意”、“冰玉环”和群山作为电视转播间的背景。同时,设计通过对演播室窗户角度、玻璃折射率和反光系数等参数的控制,优化使用者视觉体验和赛时直播画面效果。
2. 云顶滑雪公园&山地新闻中心
云顶滑雪公园场馆,是 7 个雪上竞赛场馆中唯 一利用现有滑雪场升级改造的场馆,场馆规划于狭长的山谷地带,整体落差达 488米,设置6条赛道 ,以及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场馆内使用的绝大部分装配式临建,以灵活装卸的集装箱式房为主、帐篷和其他结构为辅。在外部材料和色彩的设计中,选用了欧松板饰面和深色临建框架,材料反射率由 70% 以上降至 50% 以下,降低整体环境亮度。
3. 太子城冰雪小镇
太子城冰雪小镇组团的主要冬奥设施是奥运村、颁奖广场、制服与注册中心3个非竞赛场馆,这个组团没有竞赛场馆。为到访张家口赛区的运动员及贵宾提供餐饮、商业、会议、文化、住宿等全方位高品质配套服务。太子城冰雪小镇的详细规划方案呈明显的Y字型,蜿蜒在山谷中。
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
太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前身为公元12世纪金章宗的泰和宫。遗址公园总体设计保持太子城与周边山水环境对位关系,突出太子城遗址的方城结构及双重城垣的城池格局,强调南北中轴线及中轴线重要院落建筑分布关系。
张家口冬奥村和冬残奥村
张家口冬奥村与冬残奥村位于太子城冰雪小镇内,占地19.76公顷。赛时,冬奥居住区共有31栋房屋,分为10个组团。居住区内设置运动员餐厅、诊所、反兴奋剂中心、健身中心、宗教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居民中心、代表团团长大厅、NOC/NPC服务中心、安保指挥中心等。
颁奖广场
张家口颁奖广场位于位于太子城冰雪小镇高铁站东侧广场,占地约2公顷,可容纳3000人集会。
以上就是爱监理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场馆建筑和公共建筑大盘点”相关内容的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相关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