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平:提高强度和耐候性是“桥梁钢”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桥梁钢”经历了从国外进口到国产化的艰辛发展历程: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钢材是从原苏联进口。从南京长江大桥开始,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16锰桥梁钢派上了用场,被称作“争气钢”。后来,我国又研发15锰钒钛桥梁钢,用于九江长江大桥。1985年,国内又开发出国产第三代桥梁钢,即国产14锰铌钢,成功应用于芜湖长江大桥。此后,国内又开发了第四代、第五代桥梁钢……

“桥梁钢”的故事一直延续至今,“桥梁钢”是什么?与其他钢相比,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每座桥的钢材选择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为找到答案,桥梁建设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

毛新平:提高强度和耐候性是“桥梁钢”未来发展趋势
毛新平接受桥梁建设报采访

“桥梁钢”是什么?与其他种类的钢材相比,“桥梁钢”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毛新平:“桥梁钢”是按照用途来定义的,是指所有用于桥梁建设的钢材。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钢材,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其成分和制作工艺要根据桥梁设计、施工的具体需求来定制。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性质要求和使用部位的不同,“桥梁钢”具体可分为高性能桥梁钢板、耐候桥梁钢板、桥梁用复合板、高强度桥梁用缆索、高强度螺栓、功能化钢板等种类。

另外,“桥梁钢”的发展也有着特殊的地方。一些种类的钢材是为了某一桥梁工程专门研发,但经过工程实践后,这种钢材及其应用技术会形成一种普遍性方案。随着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这一方案将不断被更新,从而衍生出系列产品来满足不同工程的建设需求。

每座桥的钢材选择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毛新平:钢材的强度会随着桥梁的跨度、荷载等要素变化而变化。因为桥梁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和服役环境不同,所以一座桥不可能只使用一种钢材,设计方会根据其结构类型和受力情况提出钢材需求。桥梁某个部位的钢材需要何种强度和厚度,将耐受什么环境等,都是我所在的材料研发所要综合考虑的。另外,在桥梁设计阶段,设计方也会和我们交流探讨,提前获知目前材料能研发到什么样的水平,从而合理制定设计方案。

和混凝土桥相比,钢桥具有哪些优缺点?

毛新平:从材料的基本特性上来讲,混凝土的作用是抗压,其抗压能力强,但抗拉能力较弱,混凝土比较“脆”。而钢结构的抗拉能力强,所以我们在很多设计中,都是使用钢混结构。比如一个柱子,外面用钢,里面灌混凝土。

具体条件下,用材也会不同。比如缆索材料肯定是钢;桥梁的大结构上,钢和混凝土要根据具体的受力情况综合考虑,不是让某一种材料“一统天下”,而是要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找出一个最优方案。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向海洋和高原等地区深入,桥梁抗腐蚀、抗寒和抗震等性能也需要不断提高,在这种趋势下,未来的“桥梁钢”会迎来哪些变化?

毛新平:“桥梁钢”是一个以钢材用途划分出来的概念,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钢种,并且不同钢种在桥梁上的功能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桥梁对每一种钢材性能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用于桥梁建设的钢材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强度不断提高,二是耐候性进一步提升。

钢材强度提高意味着,在满足桥梁结构受力要求的前提下,桥梁的钢结构可以变得更轻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建桥的用钢量减少,钢材生产中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废弃物也会随之减少,这与国家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相符合的;第二,桥梁的自重更轻,桥梁的有效荷载会相应提高。

钢材耐候性提升意味着,桥梁的钢结构能够更好地经受桥址所处自然环境的考验。钢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定会被不断腐蚀,即使是一般的风沙“碰”在钢材上都会造成损耗。但我们可以控制其腐蚀率,即通过技术手段将钢材每年被腐蚀的“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确保桥梁120年甚至150年的使用寿命。

对于桥梁钢结构的保护,传统的方法是在其外部刷一层抗腐蚀涂料。但随着建桥规模越来越大,涂装一次的人力、物力资源耗费剧增。为保证桥梁能在设计使用寿命内高质量服役,建议管养部门还需要隔一段时间补充涂装一次。

因此,提升钢材的耐候性,使其本身能够应对自然环境的考验,才是更加经济、可靠的方法。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环境特点都是不同的,对钢材的腐蚀情况也不同,在材料开发中,我们要根据不同腐蚀条件对产品进行个性化调整。

具体来说,在海洋性气候地区和高寒地区,桥梁钢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毛新平:用于跨海大桥的钢材,不仅要能抗氯离子,还要耐高温、高湿热、高盐碱度等环境,而且不同的海域,这些环境要素也不同。用于极寒地区的钢材,则需要在低温环境下有较好的冲击韧性。温度越低,钢材抗车辆通行时产生的活荷载能力越差,就越容易发生断裂,这就是俗称的“变脆”,我们需要确保钢材在最低温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承受车辆通过时产生的活荷载。

钢的强度提高了,是不是也会催生出其他问题?

毛新平: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比如,钢的强度提高了,断面可能会变小。从材料开发的角度来看,持续提高材料的性能是我们工程师应当要做的事情。同时,我们还要有一种尊重科学的精神和意识,少一点惰性,多一些对自然和科学的不懈探索,这也是我们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未来出现了“新问题”,我们就要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经济、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以此来满足新的建设需求。

本文转载自桥梁建设报 ,文章链接:https://www.ijianli.cn/270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搬砖大师的头像搬砖大师认证用户
上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下一篇 2022年11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