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水工建筑和桥墩基础的施工。本文主要就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主要论述了其控制依据,施工工艺和施工准备,最后就施工监理要点进行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
钻孔灌注桩因其承载力大、施工噪音小、影响相邻建筑物小、施工安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又因其直观性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孔底沉泥、夹渣、缩颈、露筋等缺陷,必须严格施工监管,以免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
1.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依据和目标
1.1质量控制依据
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符合下列文件:a、合同文件;b、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c、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d、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e、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GB57—2002)。一定要保证技术指标与上述文件一致,若其中的一项技术不一致,则一定要确定一种为执行标准,首先应符合合同文件规定。
1.2质量控制目标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目标:a、成桩中的各项指标都要满足设计要求,包括桩长、桩位、孔底沉渣、桩径、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b、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符合规范;c、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e、桩极限承载力符合规范。
2.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准备
2.1施工工艺
主要流程为:平整场地——定桩位——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提钻——第一次清孔——检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导管——成桩。
2.2施工准备阶段监理要点
a、施工前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格,重点检查施工单位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审查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质检制度、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核查三项负责人资质以及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b、检查打桩设备的性能和钻孔能力,还有钻头能否满足孔径的要求。
c、严格对材料进场复验。进场的材料都须具备完整的质保单,并分别复验和测试,合格后才能用于施工。
d、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了解现场施工难度,要针对关键技术难点制定相应措施。
e、勘察和调查施工现场,对工程地质有所了解,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并做出旁站监理计划交业主、施工单位和当地质量监督机构,以便检查、配合和督促。
f、参加规划控制点的现场交接验收,检查施工现场的定位、放线,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人员复检、验收相结合,将偏差控制在设计盒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独立复测,调查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作好测量控制点的引测工作。
g、组织参与工程的设计技术交底或图纸会审,按规范要求规定成桩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检查数量。
3.施工质量监理控制
3.1护筒埋设
根据桩位埋设护筒,检查护筒埋设的平面位置及标高,保证护筒埋设准确、稳定、垂直,保持护筒中心和桩位中心的重合,中心偏差控制在50mm以内。护筒埋深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米,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米,若护筒深度不够,孔口处过于软弱,在孔内水的压力下产生漏水,造成坍孔。埋好护筒要用粘土、碎石将其外侧夯实加以固定。
3.2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检查验收平台是否水平,钻机是否水平、稳定,是否存在钻竿弯曲、接头不正的情况,重点检查对中情况,即“三点一线”(桩位中心、转盘中心、天轮在一条线上),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避免孔位偏斜。
3.3钻孔
记录好开钻时间,作好钻孔记录及钻进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按要求捞取渣样,要作好交接班情况反馈。钻进时,要控制钻头的摆动,不宜过大,也不宜偏向一方,防止造成偏位或扩孔。检查钻头直径是否符合要求,当发现钻头磨损超过允许值时(钻头直径一般比设计孔径小20~25mm),应及时补焊或更换新钻头,当使用补焊后的钻头或新钻头钻进时,先不要将钻头下到底,应慢慢往下反复修孔后再继续钻进,以防卡钻。应事先了解地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遇到膨胀土时易产生缩孔,这时需使钻具上下反复扫孔来扩大孔径,同时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遇有大孤石或探头石,易产生偏斜或扩孔,如果倾斜度超过规范要求,将影响桩的承载能力,或者使钢筋笼无法正常下落就位,或造成卡钻、掉钻头等事故,这时需要司钻人员稍提钻头,慢慢试钻,靠钻头慢慢磨进。在不良地质钻进或者钻进速度过快易造成坍孔,如果坍孔不严重时,应立即使用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同时放慢钻进速度,如果坍孔较严重时,应在泥浆里加入水泥,很严重时,只有重新回填,待沉降密实后重新钻进。作为监理人员应仔细了解地质资料,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
3.4终孔
一定要达到设计桩底标高后,才能终孔。钻孔后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图不符,必须及时要求业主补钻。钻孔桩终孔后,应检查孔深、孔径、倾斜度,读符合规范才能清孔,同时记录下终孔时间。
3.5清孔
清孔直接影响到桩的承载力,所以此工序相当重要。当钻孔至设计持力层时,让钻机转而不进尺供浆,对孔底进行冲洗排渣,应及时调整泥浆稠度,泥浆比重可降至1.1以下,以便于排出成孔过程残留的孔渣,在下放钢筋笼和导管,第二次清孔后,应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使之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6验孔
当钻入持力层面时,监理人员应现场取渣样,判定合格后按设计及试桩记录确定终孔深度;当钻进至终孔深度时,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
3.7钢筋笼制安的质量监控
钢筋笼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主筋位置准确,成笼垂直度好。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土10mm,箍筋间距土20mm,骨架外径土10mm。
严格控制加劲环筋。它是保证圆形笼体质量的关键,制作一定要圆,其直径偏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箍筋与主筋之间50%以上的连接点采用焊接,并焊接一些圆形突出主筋50mm的短筋,以确保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钢筋笼吊运、安装工序。钢筋笼应双点起吊,以防止钢筋笼变形,吊装入孔时要轻起轻落,居中放下,注意不要碰撞孔壁,更不准强行压入,以保证垂直度和保护层的厚度。
固定钢筋笼。当笼体顶面标高落至设计标高处,若各部位经检查合格,穿过孔筋和自动卡紧保险装置固定笼体,避免浇灌混凝土发生上浮或下掉。
3.8下导管、浇注混凝土控制
检查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砂、石)及其配合比是否与相关规范和试验报告符合。坍落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必须将其控制在l8~22cm范围内。
应牢固、顺直、严密连接导管,并根据孔深配置导管,按导管顺序做好每节管长记录。
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马上进行混凝土灌注,操作要连惯,灌注时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理。
开浇混凝土初存量必须满足首次浇注时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1m以上,浇注时应及时检测孔内砼面的标高,适时提升和拆卸导管。
灌注的混凝土顶面应高出设计标高0.5~1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在抽出最后一节导管之前,用竹杆等触探浮在孔面上混凝土厚度,待满足桩顶要求后,缓慢抽出最后一节导管,避免因快拔导致混泥桩芯。
每根桩都有要制备一组试块,且及时编号、养护,进行试验,必要时进行抽查。[科]
【参考文献】
[1]晁魁星,尹学灿.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3).
[2]唐祥春.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3).
[3]董国栋,刘明全.试论钻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监控[J].科技信息,2010(1).
本文由监理老兵发表,不代表爱监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jianli.cn/13150.html